青少年防止白发需综合调理,包括均衡饮食、规律作息、减少压力、正确护发等。 过早白发可能与遗传、营养缺乏、精神压力或疾病有关,需针对性调整生活习惯,必要时就医排查健康问题。
一、保持营养均衡,补充关键营养素
1.摄入充足蛋白质:头发主要成分是角蛋白,建议每天通过鸡蛋、豆类、瘦肉等补充优质蛋白。
2.重视维生素与矿物质:维生素B12(动物肝脏、鱼类)和叶酸(菠菜、西兰花)参与黑色素合成;铁、锌、铜等矿物质可从坚果、黑芝麻、深色蔬菜中获取,缺乏易导致毛囊功能下降。
3.避免过度节食:长期低碳水化合物或低脂饮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,影响头发健康。
二、规律作息,改善代谢功能
1.保证睡眠质量:每晚睡足7-9小时,避免熬夜。睡眠不足会降低黑色素细胞活性,增加白发风险。
2.适度运动:每周3-4次有氧运动(如慢跑、游泳)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,帮助毛囊获取养分。
三、减少精神压力,调节情绪
1.学会减压:学业压力过大时,可通过深呼吸、冥想或培养绘画、音乐等爱好缓解焦虑。
2.避免持续紧张状态: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,影响黑色素干细胞分化,增加白发概率。
四、科学护发,减少损伤
1.避免高温和化学刺激:少用高温吹风机、卷发棒,减少染发、漂发次数,化学药剂可能损伤毛囊。
2.正确清洁与护理:选择温和洗发水,水温控制在38℃以下;洗头后用毛巾轻压吸水,避免暴力揉搓;定期修剪分叉发梢,保持头皮清洁。
3.头皮按摩:每天用指腹按摩头皮5分钟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增强毛囊活力。
五、排查疾病因素
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贫血、白癜风等疾病可能引发白发。若白发突然增多且伴随脱发、乏力等症状,建议就医检查激素水平、微量元素等指标,对症治疗。
六、注意事项
遗传性白发难以完全预防,但通过上述措施可延缓进程。若已出现少量白发,避免拔除(可能损伤毛囊),可用剪刀齐根剪断。保持积极心态,避免因焦虑加重白发问题。
作 者
精神科六病房 满 晔
责任编辑
张倩倩
审 核
孙爱英 任喜荣
每天一推
杨拥军
杨拥军:2009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,主任医师,抑郁症科二病区主任。为我院实习医师、国家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带教教师,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,从事精神科临床医疗工作多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曾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,科研4项,专利1项,精湛的医术加之良好的医德,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。业余时间不断学习、进修丰富自己知识,现已获得MECT治疗证书,擅长对精神科常见的诊断和治疗。
专家门诊:抑郁症门诊
坐诊时间:周二全天
(单击图片可查看大图)